从通报隐私违规App看归类汇总画像重灾区 – “生活购物”与“教育学习”篇。

前言:

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、《数据安全法》发布以及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,这是对用户个人信息被企业App随意收集、滥用的强有力保护手段。从通报违规收集使用个人隐私App行动以来,我们根据多个渠道的通报数据进行了整合,同时再结合我们“奇安盘古隐私卫士”产品的监测、检测能力进行了持续的跟进与分析,以下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通报App做第一期的汇总。

正文

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每一个用户的个人信息长期被不少企业App进行未授权随意收集、滥用,其我们所知表现最为明显的情况有如下几种(只列出三个本期关注重点):

  1. 同一部手机,在某社交聊天App软件进行了特定内容描述(如:特定品牌化妆品)之后,再打开另外的购物App,这个时候该“特定品牌化妆品”就会出现在推荐列表等;
  2. 曾经网上有个报道,某旅游App预定机票、某打车App涉嫌大数据杀熟宰客等;
  3. 刚在某购车平台App、教育平台上注册账号(App要求填写手机号码),不久后就会有多个不同平台的客服未授权擅自联系推销等。

相信大家对上述场景都再熟悉不过了,那么这些App到底有涉嫌哪些行为呢?在看行为之前,我们先看下图:

如图所示,我们对通报的隐私违规App做了分类汇总,通过数据图我们可以看到占据前二的是“生活购物”、“教育学习”,它们两者之和的占比占据了总通报App应用的将近40%比例,堪称重灾区,同时这类型App也是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最为频繁和关联度最高的,可谓每日必用也不为过。

这两类与我们日常使用频率颇高的App,大家除了使用外,现在更关心的是它们到底背着用户做了什么,涉及的可能性问题到底有多大?接着往下看:

上图所示为该两类App的违规行为汇总,为了简洁解读,我们把关键点进行提取按步骤归类:

  1. 私自收集个人信息、过度索取权限(第一步,未经过用户同意或者强行获取用户收集信息);
  2. 隐私政策重要条款缺失,未明示收集个人信息目的、方式、范围(第二步,不对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描述);
  3. 私自共享给第三方(第三步,把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自行共享或者可能出售给第三方,形成金钱收益);
  4.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(把收集的用户信息未经过加密处理,存在被有心人窃取或者非法途径使用风险)。

然后,我们再来看看这类违规App的地区分布:

果然不出意外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南京等国家关键城市牢牢地占据了排行榜前几位。而这个地区分布也正是相对的高人口汇集地,一旦我们国家一个较大的整体个人信息出现了风险,这后果岂是单单企业可以承担?(可以网上进行相关内容衍生阅读,如前不久的滴滴事件。)

所以,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进行隐私违规的App严抓行动,而且通过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、行动可以看出个人信息在数字信息的时代里头的重要性,并且保护个人信息也将是国家长期性的行动。

在文章结束,我们再来看看近一期(2021年11月11日,https://www.cnaac.org.cn/bulletin.html 通报了27个应用,其中17个属于电商购物。)CNAAC在当天通报的App数据,由于“双十一”这个特殊的电商购物日子,我们就拿电商购物来作为观察点看通报数据(这是否也意味着相关管局会根据当前、未来可能热点进行长期的跟踪呢?)。

下期预告:奇安盘古隐私卫士隐私检测能力 – 小程序隐私违规篇


报告来源:奇安盘古隐私卫士

报告作者:Soljen

Copyright © 2014-2024 QIANXI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奇安信
京ICP备16020626号-8 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2064号